廣東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九三二隊
廣東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九三二隊前身始建于1960年4月,于1998年與廣東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九三七隊合并成現今的九三二隊,地處我國五大成礦帶南嶺成礦帶中部的韶關市,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在韶關市新華北路、西聯小陽山、工業西路山水華府、廣州、珠海、東莞等地設有基地和辦事處,隊機關設在韶關市新華北路38號。 現有職工811人,擁有專業技術人員294人,其中教授職稱1人,注冊巖土工程師2人,高級職稱68人,中級職稱138人。至2008年,全隊總資產2322萬元,凈資產1230萬元,擁有各類先進設備儀器近106臺套。 九三二隊是一支以有色金屬礦產勘查、地質測繪、水工環地質調查、地質災害防治為主,以巖土工程勘察與施工、巖溶研究與治理為輔的綜合性地勘隊伍。持有國土資源部頒發的固體礦產勘查、液體礦產勘查、水工環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地質鉆(坑)探6個甲級證書,擁有廣東省國土資源廳頒發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勘查、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3個乙級證書和地質測繪丙級證書,并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曾多次獲得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授予的“科技成果獎”、“地質找礦獎”等榮譽稱號。九三二隊老一輩地質專家首次提出的“五層樓”和“層、相、位”相結合的成礦模式,為地質找礦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建隊近50年來,在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勘查方面,先后探明各種大、中、小型礦床70余處,探明的礦產資源潛在價值1300多億元,長期為凡口鉛鋅礦、大寶山鐵多金屬礦、瑤嶺鎢礦、石人嶂鎢礦、棉土窩鎢礦等礦山企業提供礦山地質調查、水文地質調查、礦產開采儲量核實、礦山儲量評估、礦山外圍、深部找礦等全方位服務,為礦山的長遠規劃與生產提供資源保障。其中凡口鉛鋅礦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的224/SK2鉆孔僅用52天時間,完成單孔1200.15米鉆探施工,創造了廣東省有色金屬地質局地質鉆探歷史上單孔進尺最深和單孔效率最高的兩項新紀錄,被中國地質礦產報和韶關日報同時報導。近年來在地質災害設計與治理、環境地質、城市地質和農業地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完成了100多項相關項目,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成為我隊新的經濟增長點;巖土工程勘察與施工服務方面已有20多年的歷史,至今共施工了1000多項巖土工程和工程勘察項目,長期為韶關冶煉廠舊區改造和丹霞冶煉廠新區建設提供巖土技術服務,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提供了大量工程技術服務。
多年來,九三二隊不斷拓寬服務領域,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取得新突破。巖土工程勘察與施工服務方面已有20多年的歷史,至今共施工了1000多項巖土工程和工程勘察項目,其中完成了京珠高速公路、廣州地鐵線路勘察、贛韶鐵路勘察等一批重點工程勘察項目,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提供了大量工程技術服務。近年來,完成地質災害設計與治理、環境地質、城市地質和農業地質項目100多項,針對地質災害點,及時開展地質災害搶險應急施工,為群眾撐起安全“保護傘”。